当前位置:首页 >生活 >阿根廷2.2億年前“恐龍墳場”挖出10種不同類型恐龍化石 正文

阿根廷2.2億年前“恐龍墳場”挖出10種不同類型恐龍化石

来源:眠霜臥雪網   作者:江西省   时间:2025-11-02 15:46:36
阿根廷2.2億年前“恐龍墳場”挖出10種不同類型恐龍化石
阿根廷2.2億年前“恐龍墳場”挖出10種不同類型恐龍化石
阿根廷2.2億年前“恐龍墳場”挖出10種不同類型恐龍化石
阿根廷2.2億年前“恐龍墳場”挖出10種不同類型恐龍化石
(神秘的地球uux.cn報道) 據ETtoday:阿根廷考古學家去 (2018)) 年9月在西部的聖胡安省發現一座擁有2.2億年前化石的「恐龍墳場」, 他們挖出了約10種不同類型的恐龍化石, 還有7至8具以上的二齒獸類化石, 大小與母牛差不多, 是哺乳類的動物的根源, 以及很有可能是鱷魚祖先的爬蟲類化石。
根據 CAN 報導, 阿根廷古生物學家馬丁尼斯 (Ricardo Martinez) 表示, 這座遺址唔沉積物, 而是藏有豐富的化石, 「讓人印象深刻」。這些化石來自三疊紀 (Triassic) 時期, 至今已有將近2.2億年的曆史。
這座化石遺址的直徑和深度約1-2公尺, 據推測, 當時有可能是水源地, 但遭遇幹旱時, 尋找水源的恐龍是因為饑餓和口渴而集體死亡, 經曆多年後被深埋於地底。
相關報道:阿根廷驚見“恐龍墓地”,近10種恐龍葬身於此2.2億年!
(神秘的地球uux.cn報道) 據光明網:法新社報道,阿根廷的考古學家周三宣布,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以西1100公裏的聖胡安的伊斯奇瓜拉斯托自然公園內,發現一處有2.2億年曆史的“恐龍墓地”,內有約10具保存完好的化石遺骸。
這批化石全部散落於半徑1至2米的範圍內,並埋於同一土層,上麵沒有沉積物。考古學家相信現場是遠古的水源,由於大旱的關係令大批恐龍聚集到那兒找水,但最終集體渴死。
其實早在去年9月,聖胡安大學的考古學家馬丁內斯(RicardoMartinez)已發現這遺址,但到最近才完成發掘工作。馬丁內斯表示:“這批化石還包括最少7至8頭如公牛大小的哺乳類祖先二齒獸,以及數頭罕見的鱷魚祖先的爬蟲類化石。”
考古學家已從化石中提取樣本進行化驗。馬丁內斯強調,這些化石有近2.2億年的曆史,屬於三疊紀時期,是人類所知不多的時期,因此更加深了它的研究價值。目前世界上公認最大的“恐龍墳場”是來自我國雲南楚雄祿豐縣,據考證約有600多隻恐龍埋葬於此。

标签:

责任编辑:錫林郭勒盟